人工呼吸机的应用
2013-12-25 16:45 来源:http://www.jianianle.com/huxiji-c117.html 作者:admin
(二)人工呼吸 通畅呼吸道后,医生应立即检查患儿是否存在有效呼吸,可将耳朵贴近患儿口鼻,并注意观察患儿胸腹运动情况。若患儿有自主呼吸,医生可感到或听到呼出气,见到胸腹部的起伏。若患儿无自主呼吸,或呼吸微弱并伴有发紺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

1.口对口呼吸 患儿仰卧,头置于嗅物位。婴儿用口对口鼻法,即医生的口完全覆盖患儿的口鼻,年长儿用口对口法,即捏住患儿鼻部,医生的口仅覆盖患儿的口部。向患儿吹入适当的潮气量时,医生能感觉到气道通畅,能看到患儿胸部始起。人工呼吸频率与心脏按压次数应保持1:5。
口对口呼吸有时会引起胃内胀气,多因潮气量过大,压力超过食道开放压或因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促使气体进入胃内。解决的办法是适当减少潮气量,也可经鼻或经口插入胃管排气减压。不应使用挤压上腹部排气的方法,以避免胃内容物返流造成误吸。
2.复苏器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是通过挤压橡皮囊,把气体送入患儿肺内,对气管插管或末插管的患儿均可使用。适于小儿使用的复苏器,应配备不同大小的面罩及减压安全阀。条件较差时,可用自制的橡皮囊对气管插管的小儿进行通气,但要注意留出排气孔,挤压气囊的压力和送出的气量不能过大,否则易产生气胸等严重并发症。与口对口呼吸相比,这种方法进行通气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用纯氧或高浓度氧,并大大减少操作者的工作强度。
3.机械通气 详见人工呼吸机的应用。